重拳整治!126家投标企业、104名评标专家被处理!
近期,据安徽网-合肥晚报报道,2019年以来,安徽合肥共对126家企业(含个人)违法违规行为记入并公开不良行为记录,104名违规评标专家进行扣分处理。
参与项目招标过程中,只要出现违规行为,不管是企业还是评委专家都要受罚,根据官方显示,其他地区也在行动:
-
据贵州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示的评标专家扣分情况信息统计,自2019年1月至7月,91名评标专家被扣分处理。
-
2019年4月4日,因行贿、受贿,四川省综合评标专家库发布通报,一次性取消33名评标专家的资格,其中8人涉案金额较大被判刑,刑期最长的为2年3个月。
-
2019年3月1日,因受贿、串标,浙江杭州一次性取消6名评标专家的资格,清出杭州市新萄京娱乐场手机版评标专家库永不录用,5人被判刑,刑期最长的为7个月。
-
2019年1月25日,因评标时迟到、递纸条、算错数据等原因,广西柳州市一次性通报24名评标专家。24人被扣分,其中8人暂停评标一年。
……
从上述数据可知,评标专家处罚有轻有重,但追究其原因,均逃不过以下几点:
4. 知法犯法。突破道德底线,不按实际情况评标,如收取好处、透露评标信息、与投标人串通等。
根据《刑法》规定,评标专家受贿罪客观方面表现为:一是评标专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,索取他人财物;二是评标专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,非法收受他人财物,为他人谋取利益。也就是说索取他人财物的,不论是否“为他人谋取利益”,均可构成受贿罪。
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的,必须同时具备“为他人谋取利益”的条件,才能构成受贿罪。但是为他人谋取的利益是否正当,为他人谋取的利益是否实现,不影响受贿罪的认定。
目前,各省各市开始不断完善信用制度监管,强化信用考评管理,为招标投标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。与此同时,专家也需要加强自身的管理,要知道,当个评标专家其实并没有那么难!
1. 加强自身道德素质建设。也就是说专家在评审过程中应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,以客观、公平、公正的态度去评标。做到这点并不难,不过就是“视他人金钱如粪土”。
2. 提高自身的责任感。父母在教育孩子时,常说学习就是你的责任,上学不能迟到、不能旷课、考试不能作弊。然而许多为人父母的评标专家自己却在评标工作中经常出现迟到、无故缺席、泄漏评标信息等行为,对比下来,“啪啪”打脸。因此,在评标工作中严守职责、遵纪守时,不过也就是给孩子做个榜样的事。
3. 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。所谓活到老学到老,况且本就具有各种证书的评标专家们学习能力肯定不弱。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,不仅能在评标工作中慧眼识珠,还能在日常岗位工作中大展身手。因此,专业知识学习这件事想想也不难,曾经谁还不是个学神、学霸呢。